海归毕业生|徐颖:做具有“复原力”的“六边形战士”

 

2020年初,徐颖在纽约参加 “模拟联合国大会” 。适逢疫情爆发,形势骤然紧张。作为一支身处异国的中国学生队伍,她和同学立刻得到了中国领事馆的加倍保护。

 

看着身边严阵以待的工作人员,徐颖感受到一种踏实的安全感。当时15岁的她心想:“这就是我想做的工作啊。”

 

这次模联之旅被她称为 “梦开始的地方” 。2023年秋季,徐颖将加入纽约大学,研读她所钟爱的 “国际关系” 专业。在这个联合国总部所在地,更进一步靠近自己的梦想。

 

 

纽约大学建校于1831年,是坐落在美国纽约市的一所著名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新常春藤”之一,多个研究领域处于全美领先地位。

 

这是一所世界级的大学,在伦敦、马德里、悉尼、柏林、巴黎等地共设立十多个全球学术中心,在2023年U.S. News美国最佳大学排名中位列第25,QS世界大学排名位列第39。

 

 

 

 

 

大女孩的英雄气概

完成了IB大考的徐颖,正计划要出去旅行。被问到会不会担心安全问题,她说自己打算去学点拳击,“我想练强壮一点,可以保护别人。”

 

这句脱口而出的话,让人有点小小的意外。不是为了防身,而是为了“保护别人”。这大概需要足够的自信、能量,以及一定的利他精神。

 

她笑着说:“我好像从小就对身边的女性比较有保护欲。”

 

 

初三时,徐颖开始思考自己的专业方向。最初,她拥有一个“战地记者”的梦想。她读到《法拉奇传》,“一次又一次被这位战地记者的使命感和坚韧触动。”

 

她觉得“使命感”是一件“浪漫”且严肃的事。她也很乐意把目光放在当下与周围,这里有她关注的弱势群体,以及普遍存在的性别政治等问题。

 

她进行了“农村妇女参政”和“疫情下农村女性的心理状态”等研究。她去农村采访,“呆在那边两天两夜”,也在线上联络了多位受访对象。

 

图/徐颖在农村采访

 

回看那段经历,她最有成就感的,不是完成了学术论文,而是感受到自己所产生的一点点微妙的影响:

 

“有时候当我给她们一些观点,我能看到她们是惊喜的。可能从来没有人跟她们有过类似的对话……她们好像看到了‘自己’,也会聊到年轻时候的自己,成为主妇之前的自己……”

 

有的人后来甚至真的出来找工作了,这让徐颖很开心。

 

 

 

 

乐在其中的“活动家”

徐颖的高中生活非常忙碌,研究项目、活动策划、知识分享、各类社团……但她乐此不疲,她说“我超喜欢做活动……而且我只坚持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同时也会尝试新事物。”

 

在海归,她创办了读书会JUNTO。每个月,一批优秀的海归女生会围坐在一起,就教育、身份政治等主题进行观点的分享和碰撞。大家还会共同撰稿,将自己的思考发表在公众号上。

 

这些作品体现出宽广的阅读面以及一定的思考深度。徐颖非常欣赏这些伙伴们:“她们有一种天赋,能够将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看过的书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尤其写到女性话题,笔触非常动人。”

 

 

她创办了全国首个线上中学生智库网络,招募了人文、政治、多元文化、环境、女性主义、教育等不同领域的爱好者。团队从Yale Policy Institute和Roosevelt Institute中获取灵感,致力于搭建一个更具包容性、多样性的政策与战略分析平台,使公共政策真正为大多数人服务。团队会定期在官网上发布不同主题的社论文章、开展互动讲座等。

 

“中韩青年交流会议”也很能体现她作为一名高中生所具备的超强的组织活动、调动资源的能力。她与另外两名创始人一起,邀请到几位重量级嘉宾进行分享。这个旨在搭建中韩青年友好交流平台的活动,最后召集到了近200名参与者(徐颖甚至在自己小区里都张贴了海报,因为“住了不少韩国人”),甚至还拉到了知名培训机构的赞助。

 

 

她还在B站开设了个人频道,进行“国际关系”方面的知识分享。虽然有点感觉“在B站学习的人似乎不多”,但还是期待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如果有人需要,我也愿意推荐一些相关书籍,做更细节的分享”。

 

 

 

 

“你的目的地就是你自己”

徐颖很喜欢跳舞,她学过拉丁和爵士,还拿过“黑池杯”的奖项。她还学过吉他、钢琴,喜欢写作,擅长演讲……真的很像个“六边形战士”。

 

这个“战士”一直在努力地“探索自己”。从初三起,她开始住校,独立生活,学着为自己做每一个决定,并对此负责。她看很多书(包括哲学书籍,她说“哲学是一面镜子”),努力了解自己,并用思考和写作“不断解放和革新自己的观念”。

 

她说她最喜欢的词是resilience:

 

“这些(自我)观察为我提供了复原力,基于更好的了解和反思,一次又一次重新出发。”

 

 

作为学姐,她给学弟学妹们的建议是 “做自己喜欢的事”:“我们很容易迷失在别人的评价体系里,但我觉得不要轻易让别人的观点影响到自己……因为你的目的地就是你自己。”

 

如何“找到自己”呢?多看书,多思考,多探索。她说:“我从头到尾一直是被各种有趣的书推着走的。”

 

 

徐颖说:“我可能不喜欢考试,但我真的很喜欢学习。” 虽然大考结束,录取尘埃落定,她仍在学习政治、心理等课程,同时也在筹备一个哲学读书会。

 

至于未来,她会朝着为“非政府组织”服务的目标努力,但她知道,更重要的,是“探索到底能为社会做些什么,而非单纯追求形式”。

 

 

UCL

王霏:“理想主义者”的艺术之旅

海归毕业生|杨雨轩:“飞” 往帕森斯

23126offer

批量G5!6个UCL,2023届的新突破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为了更好地满足海外归国就业人才子女接受国际化教育的需求,在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苏州工业园区海归人才子女学校(简称:OCAC-Suzhou)于2016年4月注册成立,并于2017年9月正式开校。这是首家为海归人才子女、华裔华侨子女、高层次人才子女以及有意愿接受中国化国际教育的学生而特别打造的K-12十五年一贯制民办非营利学校。

 

OCAC-Suzhou提供从幼儿园到高中十五年一贯制的中英文双语教育。以中国国家课程为纲领,以国际文凭IB课程为结构,以融合创新课程为特色,培养主动进取、全面发展的终身学习者。学校致力于开发学生创造、创新、创艺的潜质,使他们将来能与各国青年合作解决21世纪的世界性问题。

 

学校地址:苏州工业园区兆佳巷18号

更多资讯,

请访问学校官网 www.ocac-suzhou.com

联系邮箱:info@ocac-suzhou.com

学校总机:0512-6500 1600